各位税友大家好,欢迎来到老戴乱弹时间!
老戴乱弹是个什么专栏呢?就是老戴和大家分享一些非税务相关的观点
这两天,相信大家都被董小姐的“绝不录用海归”的言论刷屏了吧。董明珠在他们集团的股东会上,发表了格力的用人策略,并表示“绝不录用海归”。这言论一出,一大堆人就对她“口诛笔伐”了,其中以储徐黄胡四大老公知最为甚。一天几篇或是自己发表的文章或者转发的“其他网友或媒体”的观点。“控诉”董明珠的言论是“关门主义”、“歧视海归”、“制造不公平”和“违背改革开放宗旨”等等。
那么,董明珠究竟说的原话是什么呢?老戴对此又有什么看法?
老戴从观察者网转载的视频,看到董明珠的原话其实是“我们在人才培养当中,绝不用一个海归派。海归派里面有间谍,我不知道谁是谁不是。我只能保守的选择在国内的高校培养自己的人才。”
那么,大家看到这句原话以后,有什么感觉呢?是对海归的“歧视”吗?老戴逐句和大家分析一下,“我们在人才培养当中,绝不用一个海归派”,这句话只是描述了格力集团在培养人才中的一个现行策略,单纯这句话并没有说海归怎么样对吧。下一句,“海归派里面有间谍,我不知道谁是谁不是”。这句话,前半句说的是海归派里面有间谍,但并不是说海归派都是间谍对吧,其实也是一个对客观事实的陈述,我们看看国家安全部公布的一些破获的间谍案件,就知道其中就有“海归派”当间谍的情形,所以这半句话只是一个客观陈述,也没有“诋毁”和“贬损”所有海归人员的意思吧。然后后半句,是对她作为这个企业的经营者对这个风险事项的现状,就是无法识别这样的风险。这样看来,这句话也没有“歧视”成分吧。最后一句话“我只能保守的选择在国内的高校培养自己的人才”,这句话就是基于企业对前述提到的风险事项,在无法识别和无法承受发生风险的后果以后,选择的一个风险管控的策略——风险规避了。
也就是说,其实董小姐的原话,只是在向股东们解释,公司对某个特定事项的风险(海归派里面有间谍),在基于公司无法识别或者没必要花太大的成本去识别,且无法承担发生风险的后果下,选择的一种风险规避的策略(不录用海归派和选择在国内的高校培养自己的人才),仅此而已。有“歧视”的意思吗?老戴不认为有。
那么何错之有呢?是风险规避策略本身是错的吗?老戴咨询过百度AI,风险规避可是ISO31000风险管理框架中明确提到的其中一种风险应对策略哦。如果是这个策略本身是错的,那应该对ISO31000风险管理框架“开炮”啊,为啥他们不“开炮”?是因为ISO是他们心目中的“洋大人”制定的,所以不敢吗?
那么,是这个策略用在应对“海归派里面有间谍”这个风险是不对的吗?为什么不对?就因为使用者是中国人,而针对的风险载体是“海归派”吗?但是,他们平时口口声声的言论自由和给予企业经营者充分的决策自由的观点现在上哪去了?他们凭什么干预企业选择经营策略的自由?回答我!!!Look in my eyes!Tell me why baby!
那为什么以四大公知为代表的某些类型的网友,要跳得那么欢,一副要把董小姐“批倒批臭”的架势呢?老戴个人猜测,不外乎三个原因:①蹭热度,这个好理解,尤其是那位老胡,啥热度不蹭对吧,老戴不也在蹭这个热度吗?②在完成某些“任务”,这个大家懂的都懂,老戴就不细说了。③利益受到了损害,可能他们的亲属就有到外面读“水硕”镀金的“海归派”,这个言论不利于那些人在就业市场上面找到好岗位。
可能有税友会问,会不会他们真的就是希望就业市场能够公平没有歧视呢?老戴个人认为,可能性极低。因为,目前招聘就业市场上,有一个盛行了十几二十年的歧视行为,但他们却熟视无睹,屁都没放一个。什么行为呢?就是年龄歧视。
相信有点年纪的税友都深有体会吧,目前大多数公司,招聘的条件基本都是35周岁以下,好像过了35岁的人,就什么都不会干一样的。首先不说董小姐的言论只是一个企业经营策略的选择和表述,并没有歧视的意思,就算退一万步来说有歧视吧,那各位税友说说看,是“海归歧视”对社会影响更大,还是年龄歧视对社会影响更大?尤其是现在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连退休金领取年龄都要后延的情形下,究竟那个歧视影响更大?一个人是不是海归,他自己是可以选择的,但一个人变老了,是没得选择的哦。凭什么对一群曾经为社会付出过青春做过贡献的、在工作能力并没有大幅下降甚至某些领域还更有经验和能力的人,做出如此的歧视,而且还是盛行了十几二十年呢?面对年龄歧视,他们说过半句话,放过半个屁没有?
所以,老戴推断,他们不可能是为了所谓的公平和无歧视而在上蹿下跳的。
好了,今天就乱弹到这里,感谢阅读,老戴乱弹,不让你心烦,拜拜!